top of page
Search

我的社交媒體音樂推廣之旅

  • Writer: btechmusichk
    btechmusichk
  • 5 days ago
  • 3 min read
ree

我的社交媒體音樂推廣之旅

我還記得第一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的音樂時,心裡那股既興奮又緊張的感覺。那是幾年前,我剛剛完成一首自己很滿意的歌,卻不知道怎麼讓更多人聽到。當時的我,對TikTok、Instagram這些平台還一知半解,但憑著一股熱情,我決定一頭扎進去試試看。今天,我想跟你分享我在社交媒體推廣音樂的心路歷程,希望我的經驗能給你一些靈感。

從零開始:找到自己的定位

一開始,我完全不知道從哪下手。我的音樂是偏獨立的流行風,帶點電子元素,聽眾群主要是年輕人。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其他音樂人在做什麼,比如Lauv怎麼用TikTok把歌曲變成病毒式傳播,或者獨立音樂人Clairo如何用簡單的吉他彈唱吸引粉絲。我意識到,推廣音樂不只是丟一首歌上去,而是要讓人感受到「我」是誰。

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簡單的目標:用真實的故事和音樂,吸引那些喜歡真誠內容的人。我在Instagram上重新設計了頭像和封面,用藍色和紫色的霓虹色調來呼應我的電子音樂風格,還寫了一段簡短的簡介:「獨立音樂人,愛用音符講故事。聽聽我的新歌吧!」這讓我的頁面看起來更專業,也更有「我」的味道。

第一次嘗試:TikTok的意外驚喜

我第一次在TikTok上發了一個15秒的視頻,內容是我在錄音室裡搞砸了一段錄音,然後笑著重來,背景是我新歌的副歌部分。沒想到,這段隨手拍的視頻居然火了!24小時內有5000次觀看,還有幾百個留言說想聽完整版。那一刻我才明白,TikTok的魅力在於「真實」和「短而有力」。從那以後,我開始每週發2-3個短視頻,有時是創作過程,有時是用搞笑的方式演繹歌詞,甚至試著跟熱門挑戰結合。

有一次,我參加了TikTok上一個#SingWithMe挑戰,用我的歌做背景,邀請粉絲合唱。結果有幾個粉絲真的錄了他們的版本,還@了我。這不僅讓我收穫了新粉絲,還讓我覺得跟他們的距離更近了。

Instagram的慢熱成長

相比TikTok的快節奏,Instagram對我來說更像一個展示「完整故事」的平台。我開始用Reels分享1分鐘的現場演出片段,或者在Stories裡每天更新一點,比如今天選了哪把吉他、寫歌時喝了什麼咖啡。這些小細節讓粉絲覺得我不是遙不可及的明星,而是一個跟他們一樣的普通人。

我還記得有一次在Instagram Live上即興唱了一首半成品的歌,當時只有20個人在線,但他們的留言讓我感動到不行。有人說:「這首歌讓我想起了失戀的感覺,什麼時候發?」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,也讓我意識到直播是跟粉絲建立情感聯繫的好方式。

數據告訴我的秘密

後來,我開始認真研究每個平台的分析工具。TikTok Analytics告訴我,我的視頻在晚上8點左右的觀看量最高,於是我調整了發帖時間。YouTube Studio則讓我發現,歌詞視頻比我想的更受歡迎,於是我花時間做了一個簡單的動畫歌詞視頻,結果點擊率比MV還高!這些數據幫我更聰明地規劃內容,而不是盲目亂發。

挑戰與反思

當然,推廣音樂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。有時候我花了好幾小時剪輯一個視頻,結果只有幾十個讚,真的很挫敗。還有一次,我試著模仿一個很火的舞曲挑戰,但完全不適合我的風格,粉絲留言說「這不像你」。這讓我明白,迎合趨勢雖然能帶來流量,但失去自己的特色就不值得了。

慢慢地,我學會了平衡:一半的內容跟隨平台趨勢,比如用熱門Hashtag或音效;另一半則專注於我的音樂故事,比如分享某首歌的靈感來自一次旅行。這種方式讓我的內容既有曝光度,又能保持真我。

給你的建議

如果你也想在社交媒體上推廣音樂,我的建議是:從小處開始,保持真誠。拍一個簡單的視頻,分享你寫歌時的一個小故事,或者錄一段你最喜歡的副歌。別害怕展現不完美的自己——粉絲愛的是真實的你。還有,記得多跟粉絲互動,回個留言、點個讚,都能讓他們覺得被重視。

現在,我每個月都能看到Spotify的聽眾數在穩定增長,TikTok的粉絲也從幾百變成了幾千。雖然離「大紅大紫」還遠,但我知道,只要堅持分享,總會有更多人聽到我的音樂。你呢?你準備好把你的音樂分享給世界了嗎?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